2024網上群眾工作大會嘉賓觀點一覽
由人民網主辦的2024網上群眾工作大會于12月12日在人民日報社召開。大會的主論壇和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圍繞如何進一步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更好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展開交流探討,分享了同群眾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的經驗做法。
【主論壇—主題演講】
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李君如:
從早期的群眾工作部聯系群眾,到人民網設立“領導留言板”實現網上互動,再到開通“人民建議”欄目引導互聯網建言文化,人民日報社不斷創新群眾工作方式,拓寬黨群溝通渠道。
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政治學會常務副會長 張樹華:
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要始終把握好問題導向、實踐導向,聚焦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增強政策彈性,提升治理韌性,最大程度激發全社會內生動力。
【主論壇—圓桌對話】
分享嘉賓
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副司長 鐘斌:
生態環境部將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持續強化農村環境社情民意問題線索收集,聚焦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和地區,常態化開展“四不兩直”摸排調研,推動環境整治取得實效。
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孫文劍:
交通運輸部近年來持續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公開答復,定期通過新聞發布會、政務新媒體等平臺主動回應,解疑釋惑、正本清源。“節假日七座以下小型客車免收通行費”等一批群眾關心的熱點話題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公開答復,受到群眾廣泛關注。
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二級巡視員 唐慶海:
稅務總局整合歸集人民網“領導留言板”、12366咨詢等12個渠道的涉稅訴求,形成稅費訴求收集、分析、推送、辦理、反饋、監督、考評的一體運轉和閉環管理,已推動解決稅收政策類、征管流程類、系統技術類等熱點訴求81項。同時,今年建立“稅企面對面”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開正門、堵偏門,暢通稅企溝通渠道,切實增強納稅人滿意度和獲得感。
國家檔案局檔案館(室)業務指導司司長 周克華:
檔案工作記錄歷史、傳承文明、服務社會,特別是民生檔案與我們每個人都息息相關。因此,檔案工作需要堅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及時回應人民群眾的關切。近年來,國家檔案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管理辦法,為各方面提供高效檔案服務,推動生產要素暢通流動和高效配置。我們歡迎廣大網友通過你們的方式,參與時代變遷的記錄和留存,為未來留下我們這個時代的豐富檔案資源。
點評嘉賓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副主任 洪向華:
提高治理能力就是要提高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百姓當中蘊藏著豐富的智慧,問計于民,是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的關鍵環節。
分享嘉賓
遼寧省數據局(遼寧省營商環境建設局)副局長 楊松濤:
對于群眾反映問題的辦理力度,建立了完整的責任清單,形成省級統籌、市級調度、區縣級承接、鄉鎮具體落實的責任鏈條。為了解決群眾的訴求,建立了完整的通報、考核、反饋、評價以及現場督導機制。
江蘇省信訪局副局長 閔坤斌:
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堅持網上留心、網下用力,依法按政策幫助群眾排憂解難;加強社情民意的綜合研判,特別是聚焦黨政關注、群眾關心、社會關切的問題,每月選報重點群眾留言,提請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閱批進而推動化解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山東省信訪局辦信處二級調研員 劉坤:
為了做好人民網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山東省委辦公廳專門召開協調會議,建立專項工作機制;貫通線上渠道,確保網民留言能夠通過平臺逐級流轉到鄉鎮街道;印發工作規程,推動規范辦理、閉環管理。
河南省焦作市委辦公室副主任 陳戰東:
河南省委、省政府和焦作市委、市政府對人民網上的群眾聲音非常重視,建立了專項工作機制,對留言緊急程度分輕重緩急進行辦理,每一種情況都有一個方案,堅持結果導向,推動各個部門壓實責任、做好工作。
點評嘉賓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助理 陳承新:
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關鍵在黨建引領。群眾路線既是堅持一切為了人民,為人民服務;又是一切要依靠人民,充分發揮人民群眾作用。搭建更多能讓群眾參與的平臺,傾聽群眾聲音,基層治理創新才能吸收更多群眾智慧。
【分論壇一:互動演講】
人民日報社政治文化部副主任 趙婀娜:
堅持人民至上也需要各地黨委政府和廣大基層干部的支持。媒體主要負責的是反映和報道問題,而真正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是各地黨委政府和廣大基層干部。是他們用辛苦的工作換來了群眾的幸福感。
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客戶端運營一室主編 梁昌杰:
主流媒體應當通過內容傳播,實現從信息傳播到情感共鳴、再到價值共識的三級躍升,營造社會共識,紓解和化解社會情緒。堅持人民至上就要求媒體密切關注人民群眾對信息接收方式的變化,要讓群眾坐得下來、聽得進去。
【分論壇一:主旨發言】
吉林省委辦公廳副主任 邵立新:
吉林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工作辦理過程中,實行常態化回訪審核機制,總結出“兩訪三審工作法”。對辦理結果由承辦人、交辦人分別進行電話核實回訪,對辦結報告、回復意見、群眾評價等環節,由承辦人、分管領導、交辦人進行三重審核,爭取“月清月結”,提升辦理效率。
廣西壯族自治區信訪局二級巡視員 張艷莉:
廣西不定期會同有關部門召開工作推進會、組成聯合督導組深入各地開展督查督辦,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提升工作質效。對網民留言情況,不定期開展梳理分析研判,對辦理不到位、回復不及時、網友評價不滿意的留言,退回重辦并跟蹤督辦。
黑龍江省信訪局人民建議征集處處長、一級調研員 解麗紅:
黑龍江通過制定工作規則,優化留言辦理流程,明確辦理、回復、跟蹤等環節要求,規范回復內容、明確審核手續、壓實屬事單位責任。不斷升級系統完善功能,將智能辦理模塊與“曬表晾事促落實”模塊融合,對留言辦理情況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監管。
陜西省數據和政務服務中心省政務服務中心主任 李鍇:
陜西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營商環境突破年、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等活動,將人民網作為重要的線索收集渠道,定期篩選重點留言和典型案例推送至省營商辦督辦,將留言重點線索移交相關部門,推動改進干部作風。
天津市委、市政府信訪辦公室投訴辦理處處長 馮寧:
在日常工作中,天津堅持痛快辦、馬上辦、精心辦的工作理念,認真辦好每一件留言事項。對群眾反映訴求合理,但久拖不決的問題,會同相關部門實地調查,現場辦公,厘清各方工作責任,找出解決問題的路徑。
山東省濟南市政府辦公廳副主任兼濟南市信訪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肖柯:
濟南依托人民網留言辦理,形成了組織有力、流程規范、幫扶協作、督辦有力的留言辦理機制。全面推行即時采集、分析研判、快速流轉、見面會商、幫辦督導、審核回復、回訪連線“七步工作法”,不斷提升辦理質效。
安徽省黃山市委副秘書長 石烽:
黃山市在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網絡等多種渠道不斷創新、豐富服務群眾的方式。進一步適應社會加速轉型,群眾利益訴求日益多樣化的趨勢,借助人民網“領導留言板”這一全國性的網上群眾工作平臺,持續整合工作力量。
江西省撫州市委辦公室民聲通道工作室主任 饒粼波:
撫州市委民聲通道工作室堅持把辦好網民留言作為“聽民聲、解民憂、聚民智”的重要渠道,聚焦“八個一”創新推出督辦“八步法”,形成了從受理到研判的閉環辦理機制,切實解決了一大批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問題。
【分論壇二:主旨發言】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秘書長,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家治理教研部教授 劉旭濤:
數字化改革不僅是技術層面的革新,也是社會治理理念和方法的重大轉變。通過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協同優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引入新范式、創造新工具、構建新模式,能夠推動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 楊宏山:
基層治理要形成新的思路,不能以不變應萬變,要以邏輯轉換提升基層治理的適應性。領導者在注意力分配時,要區分緊迫事務、戰略事務與常規事務、一般事務,將更多精力用于應對重要機遇、重大風險。對于常規事務,要善于發揮市場機制、社會機制的作用,讓基于契約的協同治理運轉起來。
【分論壇二:實踐分享】
河北省數據和政務服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李勇:
河北熱線堅持改革創新,狠抓熱線建設,切實打造智慧高效、惠企利民的“總客服”。河北熱線通過多方聯動,構建“跨區域”協同服務格局;全省推行多元共治,建立“跨系統”矛盾化解機制;拓展服務,以小切口促進“跨部門”合作等方式著力推進熱線服務工作。
江蘇省數據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張旻:
江蘇省數據局在實際工作中針對基層反映強烈的上級部門平臺系統多、數據不共享等突出問題,啟動推進基層高頻事項“一平臺辦理”改革,將多個省級部門系統統一融入政務服務平臺,實現基層人員登錄一個平臺就能辦理企業群眾高頻事項。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 李卒:
銀川市探索創新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專門在人民網上開通“銀川市人民建議征集”窗口。我們對所征集建議的梳理落實,使相關工作由解決“一件事”延伸到辦好“一類事”,推動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解決。
【分論壇二:圓桌對話】
北京市石景山區委組織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長 鄭一: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治理也面臨新技術、新觀念、新領域、新人群等諸多挑戰。我們要在之前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如何把群眾的訴求辦好,把黨組織建強,更好為形勢下的社會治理賦能。
湖南省長沙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 肖劍鋒:
為進一步融合民意訴求渠道,長沙市搭建民意渠道融合聯動一體化平臺,逐步接入全市政務服務、來信來訪、主流媒體等6個大類、20個民意渠道、1740余個端口數據。讓群眾辦事更便捷,基層減負更有效,辦理速度更高效,數據連接更全面,“人民建議”征集更系統,統籌推進更有力。
四川省成都市信訪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劉江:
我們把辦好每一次群眾的訴求作為聽民聲、解民憂的途徑。做好群眾工作是社會治理的晴雨表和解壓閥。廣泛傾聽群眾的心聲,有助于更好感知社會的脈動。如何把送上來的群眾工作做好、做實,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浙江省衢州市政府副秘書長 周庚淵:
衢州市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基礎上,探索政務服務增值化改革,建立“企呼我應”涉企問題高效閉環處置機制,按照“統”“分”“化”“評”的治理體系,實現企業訴求“一個口子”歸集、分層級分類交辦、共性問題轉化改革清單、服務結果企業評價。
河北省邯鄲市大名縣委副書記 楊波:
邯鄲市大名縣和河南濮陽的一個縣、山東聊城的兩個縣交界。四縣從基層探索形成工作聯席會,每年定期召開不同的會議,集中處理地域之間的糾紛問題,已形成協調工作機制,有助于高效化解矛盾糾紛。
彩智科技 徐劍軍:
社會治理需要數據,現在的人工智能發展得很快,過去很難處理的非結構化的主觀能動性數據,現在處理起來已經非常有效了。要把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應用在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中,讓數據信息更加安全地發揮作用。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